欢迎访问北京佳创绿博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公司动态
联系我们
400-139-2628

北京佳创绿博科技有限公司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400-139-2628

销售一部服务热线:
姜经理 18511410908

销售二部服务热线:
孙经理 13041145516

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HC009


小麦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
发布日期:2021-01-23

(一)生育与营养


    冬小麦营养成长阶段包括出苗、分蘖、越冬、返青、动身、拔节;生殖成长阶段包括孕穗、抽穗、开花、灌浆、老练。春小麦产量偏低,生育期短,仅100—120天。小麦从出苗到拔节,上肥主攻方针是加强根系成长、分蘖和有机质组成;从拔节到抽穗,上肥是为了促进茎叶成长、有用分蘖和穗大;从抽穗到老练期,则以添加粒数、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主。冬小麦返青以后吸收营养速度添加,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和堆集干物质最快的时期;氮素吸收的最高峰是从拔节到孕穗,开花以后,对营养的吸收率逐渐下降。冬小麦是越冬作物,苗期又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,基肥施足磷肥尤其重要。由于苗期根系弱,遇到干旱和酷寒,土壤供磷 和作物吸收能力大幅下降,影响麦苗返青和分蘖,再追施磷肥也很难弥补。 小麦吸收的氮、磷、钾营养数量和在植株内的分配,受品种、气候、土壤、耕作等条件影响。一般每出产麦粒100公斤,需吸收氮(N)2.6—3.0公斤、磷(P 2O5)1—1.4公斤、钾(K2O)2—2.6公斤,N:P 2O5∶K2O均匀为2.8∶1.2∶2.3,则1∶0.4∶0.8。假如亩产麦粒500公斤,需吸收N—P 2O5—K2O均匀为14—6—12(公斤)。可见,在相同的增产量情况下,小麦需氮量明显大于水稻。小麦植株中的营养,其中氮、磷首要集中于子实,分别约占总量的76%和82%;钾首要集中于茎叶,约占总量的78%。冬小麦和春小麦吸收的NPK份额很接近。


(二)上肥用量


    我国小麦主产区在北方,既种冬小麦,也种春小麦。北方土壤大多偏碱,钾素较为丰厚,缺磷(土壤有用P含量低于10mg/kg),每亩需施磷肥(P2O5)4—8公斤。很多试验表明,冬小麦施用化肥的营养份额,N:P2O5∶K2O为1∶0.5—0.6∶0.2—0.3为宜,均匀为1∶0.55∶0.25。假如亩产麦粒500公斤,需氮肥(N)15—17公斤,N—P2O5 —K2O的均匀上肥量为16—9—4(公斤);春小麦N:P2O5∶K 2O为1∶0.35—0.45∶0.35—0.45为宜,均匀为1∶0.40∶0.40,假如亩产麦粒300公斤,需氮肥(N)8—10公斤,均匀上肥量为9—4—4(公斤)。目前,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大致如下∶N 30%—40%,P2O510%—20%,K2O 50%—60%。上肥扣除化肥利用率后,可以满足不同土壤上的作物对NPK营养的需求。


(三)上肥方法


    与水稻相似,以基肥为主。亩产小麦3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或缺少灌溉条件的地块,多选用一次性施足基肥,不再追肥,称“一炮轰”。高产麦田或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,一般要留下30%—40%的氮素作追肥,防止后期脱氮,余下的肥料悉数作基肥。追肥多在分蘖期或拔节期进行,可将肥料施入作物行间深7厘米左右的沟,随即覆土。沙壤土易漏水漏肥,每次追肥用量要少,次数要多,即“少吃多餐”。小麦专用肥用作追肥,应早追,磷素效果好;假如用尿素作追肥,专用肥配方中的氮素份额应相应减少。小麦易缺锰,土壤有用锰低于7mg/kg为缺锰,可亩用0.1—0.3%的硫酸锰溶液50—70公斤,作叶面喷施,经济效益好。北方土壤偏碱、旱地多、雨水少、缺磷,可多用酸法出产的酸性磷肥和硝态氮肥,少用热法出产的碱性磷肥,有利于进步肥效和改良土壤。